这本书刚出来的时候,我就在微信读书中看到了,我心里一直有一个问题:为啥一些人痴迷于消费不能自拔?恰好封面上也有一个问题:
是我们占有了商品,还是商品奴役着我们?
我觉得这个问题恰好包含了我的疑问,也是消费主义陷阱中的一个基本问题。
这本书粗粗翻看一下,其风格有点偏学术,例子很少,可能趣味性稍差一点,但是对于想要了解消费主义发展历史的人来说,确实值得一读。
整体结构
商品社会的形成和发展
商品社会形成的条件
作者首先介绍了商品社会的形成,因为这是消费主义出现必需的物质基础。商品社会形成的先决条件是商品的流通,而商品的流通需要基于大规模的基础设施,这是从交通方式改变开始的。我们在历史书中学到的瓦特对蒸汽机的改善,吹响了工业革命的号角,但是这是从生产角度思考的,如果只是在生产上提高了效率,但是需求方上没有变化,工业革命的力量不可能这么强大。
因此,斯蒂芬森发明的蒸汽机车其实从需求角度上,提高了商品流通的效率。经济学的基本常识,供给和需求要匹配,如果供给过剩,价格下跌,就需要大量的市场;如果需求旺盛,价格就会提高,反过来刺激生产。
因此,开始的时候,生产的效率提升,价格下跌,使得人们自己劳动制造的物品不那么划算,因为人们开始着眼于制造那些高价的商品,这样促使了劳动分工,人们通过制造高价物品,购买工业化的低价物品,促使自给自足的经济模式解体。此时,物品的使用价值不再重要,而是其交换价值更重要,即要能卖出高价。
围绕着品牌的消费主义历史
但是,随着商品的逐渐复杂,人们不了解商品的真实生产过程,逐渐产生不信任感,这对于商品的销售方是极大的打击,因此品牌的建设被提出来解决这种问题。换言之:品牌提出的第一目的是解决不信任感。
为了解决信任问题,大型公司开始在品牌上做文章。品牌的首要功能就是给消费者安全感,让消费者感到产品不是来自无名的陌生公司,而是来自某个有温度的“家庭”。
但是,随着商品社会的发展,品牌的作用不止于此,甚至可以说,整个消费主义历史,均是围绕着品牌而发展的。
在工业化生产导致产品失去个性化的情况下,品牌在中间用一种奇妙的方式解决了这个问题,它高效而有力地让商品融入了社会。
品牌带来符号价值
资本阶级天生的自卑情结迫切需要彰显个人身份,但是凭借欧洲传统的血统道路是不可能被认可的。关于这一点,在18-19世纪时,美国的富豪均以取一个英国的贵族小姐为荣,甚至是模仿贵族的生活方式和口音。但是,这种行为被传统的贵族圈子嘲讽。
因此,资本阶级需要通过消费来彰显自己在社会中的地位,典型的,穿上了纪梵希就高人一等,背了LV就不是普通人。过去有一段时间,人们批评这是虚荣在作祟,我觉得身处特定的经济环境下的必然选择,极少有人能摆脱,只是程度不同,比如在农村穿一双乔丹的运动鞋就很有高人一等的感觉,但是在一线城市中可能再普通不过。
因为有需求,就会有供给,资产阶级的这种欲望通过品牌赋予的符号价值加以满足。而随着人群的细化,每个人群需要的符号价值不同,就会不同的商家来满足,比如购买昂贵化妆品的和购买昂贵显卡的人均认为自己与众不同,认为对方简直愚不可及。这种追求独特的符号价值的行为促进了商品的多样化,并不断更新和升级。
商品社会加速发展的助推器
商品的生产不再是核心瓶颈,当前的核心问题在于努力扩大消费,基于这一认识,各个公司不断通过各种手段,引导人们消费。
图像媒体的出现提供了便利
商品的流通只通过交通的改善是不够的,图像媒体的出现将商品的形象延伸到世界的每个角落,这大大促进了人们对于商品的了解,也提升了人们购买的几率,尤其是媒体还刻意地开展以下的行为:
- 消费教育 告诉人们一些新奇的商品,以及有何好处。
- 社会想象的植入 上层阶级均使用这些商品,从而举止典雅、风度翩翩,将商品与特定的美德和行为关联。
- 商品平常化 让商品融入人们的日常生活,增加其购买的合理性。
操纵人群心理的科学出现
人群心理学最开始是针对政治学开展的研究,后来被各种公司学习来利用人群的心理特点,从而提升销量,比如:从众焦虑、独特个性的彰显。这种操纵变得越来越专业化,以至于专业的公关人员的出现,而且其宣传或者操作人群的核心里面,不在于纠缠于负面形象,而是不断重复正面形象,从而让人遗忘负面形象。
以AT&T为首的大公司,其公关的一个理念就是,并不直接反驳攻击言论,而是给大众更有意思的想法,讲述另外的故事,使他们的存在和行为显得合理。
这一点与我们熟悉的方式很不同,因为群众都是健忘的,如果你一直提及负面形象,无疑会加强其在群众心理的印象,因此不如不提,而是不断重复正面的合理行为。
而且,在这个过程中,商家的操纵行为与人群变化的方向也是一致的,如:自给自足的经济模式解体后,人们不断追求个性独立、长相个人价值,因此商家通过宣传各种理论,为人们的”肆意“行为找理论基础。
一战过后,弗洛伊德的理论经常出现在媒体上,比如无意识、潜意识、压抑、性本能、固着、自卑情结等。弗洛伊德理论带来了各种新名词,同时也为消费者心态提供了“科学”支持。
商品社会与人类之间的影响
商品社会的发展需要满足人类的需求才能不断发展,而人类的需求和欲望是无止境的,因此反过来会促进商品社会不断发展。
商品社会给人类带来的价值
商品的出现,其本质上有使用价值,能够满足人们的物质要求,比如:速冻食品能够填饱肚子。其次,商品带来了交换价值,一个生产电动车的企业是看中其使用价值吗?当然不是,是因为其能出售,从而获得利润,因此商品有交换价值。
但是,当今消费主义更多是关注商品的符号价值,我买了Tesla的汽车,说明我是一个收入还不错的人,这样讲自己与其他人分割开来,或者有人真的是因为使用价值购买,但是因为符号价值购买商品的人一般不会直接说出来。
商品的符号价值奠定了人们社会上的身份,之前听了一个播客提到购买几款奔驰的人,多数是没钱的人,只是付个首付,但是他们需要奔驰汽车带来的符号价值来开展自己的事业,而如果没有,则前进的道路会很困难。
商品的符号价值在各种媒体的大肆宣传下,营造了这样一种氛围:如果不买该商品,你就成为老古董,冥顽不化,与现代生活格格不入,从而犯下了滔天大罪。
媒体和市场的联盟就这样影响了人们的精神世界。通过与消费相关的形象,人们对支撑某种形象的典型产品产生有序联想,并将其与一种生活方式相关联,这种生活方式则代表了一种“正确”的态度,还引发人想象一种美好而兴奋的生活状态。
商品社会对于家庭的影响
过去的家庭要从事很多的劳动,即便是现在,也有很多地方依然延续着这种模式,比如在内蒙古、新疆的各种农场和牧场。但是在多数的城市中,随着商品社会的发展,家庭已经不是劳动的场所了,而是一家人休闲的场所,大家在这里体会家庭的温暖。同时,家庭的空间也不是共享的,家庭成员之间通过不同的空间保护各自的隐私。
全家人不在一起劳动,类似过去一起下地种田这种行为在城市中几乎不可能,其原因有多种:
- 劳动分工:这种全家劳动的自给自足的生活方式与当今社会不符;
- 工资制度:工资制度的完善使得外出工作的收益更高;
- 商品崇拜:社会的进步使得商品日益复杂,在家庭中是不可能生产出来的;
基于这些原因,家庭中不同成员的角色在商品社会中也逐渐转变。
- 孩子不在参与劳动,是家庭幸福的标志;
- 由于追求个性,不再有集体的儿童看护,需要母亲作为家庭主妇照顾孩子;
- 父亲一般在外工作,提供经济支持;
综合来看,家庭的核心转移到男性和孩子身上,尤其是孩子。因此各个公司将宣传面向的对象对准孩子,从而掏空每个家庭的最后一个硬币。
在现代家庭里,孩子和商家是天然盟友,他们一起攻克家长的钱包。
不需要强迫孩子买一件东西,只需要让孩子看到他们想要的东西,然后他们就会回家一直折磨他们的父母,直到他们得到那件东西。
消费自由能持续吗?
作者在本书结尾提到了一个担忧:当前的消费自由是否能持续,从几个方面,作者说明了这种担忧:所谓消费自由其实是一种特权,是资本社会营造出来的假象,真正能拥有这种权力的人很少:
- 鼓吹消费自由,背后其实刻意忽略了所需的生产,以至于造成人人均可以消费自由的假象;
- 消费自由无形中增强了特定人群的话语权;
- 消费自由依赖的资源处于不稳定的状态下,如各种化石能源;
基于此,作者认为当前大行其道的消费主义风潮已经处于消退的开始阶段。
对于这一点,我觉得作者的阐述,论据并不充分,在结尾草草抛出这个观点,并不能使人信服,但是其所说的消费自由是一种特权,这一观点我是认可的。绝对的消费自由对于普通人看来几乎不可能,但是富豪可以参与星际旅行,因此这一权力确实集中在少数人手里。
对我们的启发
读完这本书,对于我们的行为有何指导意义?
- 我们要掌控商品,而不是被商品奴役; 即,不会被各种消费主义洗脑。
- 识别商家的操纵手段是不容易的,但是要注意起避而不谈的部分;
- 对于商品的符号价值保持良好形态; 要明白在当前的商品社会,完全依靠使用价值来选择商品,即便自己能做到,身边人可能也无法做到,所以不要求全责备,适度即可。